《清平乐·六盘山》的诗意

网上有关“《清平乐·六盘山》的诗意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清平乐·六盘山》的诗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诗意: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际尽头 。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

在高峰险峻的六盘山上,猛烈的西风吹得红旗猎猎地卷起来。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这首词是现代思想家、革命家 、诗人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 。回顾了万里长征的行程 ,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是一首在战斗中前进的胜利曲,是一篇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

这首词景象开阔 ,意蕴丰富 ,起承转合,层次分明,在意境和艺术结构上都称得上是一篇佳作 。它在陕甘宁边区一直广为流传 ,解放战争时期,延安广播电台也时常朗诵播放。时至今日,我们同样可以在这首作品中体味出当年岁月的艰辛以及领袖人物的宏大气概。

扩展资料:

赏析

上阕“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起笔境界辽阔,写站在六盘山高峰之上仰望所见 。两句词紧扣十月天空景象:天空净朗 ,云层疏淡,大雁往南飞 。“望断”二字涵义丰富,寄意尤深。

“望断 ” ,指望了又望,直到不见还望。因为大雁到了秋天,就要由北向南 ,到南方去过冬 。看到南去的大雁自然就会勾起作者和红军对南方革命根据军民和故乡父老乡亲的无限思念 ,所以才有望断的神情。这两句虽是写景,但景中寓情。

接下来“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两句 ,抒情显得十分自豪 。作者屈指一算,红军所行的路程已经两万里前面已经没有险峻的高山了,预定目的地是一定会到达的。

“不到长城非好汉” ,还表达了中国***和红军北上去抗日前线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只有北上抗日,才是真正的好男儿 。

下阕首句“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先接上阕末句的抒怀咏志,将落笔之处回转到六盘山的现实景象。放眼处,座座高峰 ,远近错落,尽收眼底。然而,这还不是画面的关键 ,关键是山峰上飘扬着红军的旗帜 。这旗帜高耸在山之峰巅 ,应和着狂野的西风,舒展飘扬。

这是信仰的力量,是坚持的力量!在这段最为痛苦的岁月里 ,信仰的追随者同生共死,终于走出重围。而“漫卷”二字则高度凝练地表现出革命的力量依旧强健,依旧潇洒自如 ,依旧敢于在风口浪尖搏它一搏,这象征着革命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 。

所以下阕首句回转到六盘山的现实景象,绝非重复 。它所表现的情感已较上阕首句更进一步 ,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平静和休憩、个人胸怀及智慧,而是革命集体的崇高与可敬及革命信仰的强劲活力。形式上回到了起点,情感上却有了新的格调。

下阕末句“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和上阕末句一样,从眼前的实景宕开 ,直接表现内心情怀和志向 。但在表现的内容上也有了一个推进。

上阕末句 ,是在古今战争之间寻求尚武勇猛之精神,在谈笑、屈指间举重若轻;而下阕末句所表现的情怀意志则似乎已经完成了自我肯定和自我升华,而有了更为具体的战斗冲动。

诗人手持“长缨 ” ,片刻的休息与感慨已经足够,疲乏与困顿已经一扫而空,激情与力量早已恢复 。诗人已完全做好了战斗准备 ,只等“吹角连营 ”,上阵擒龙。“何时”二字更见出诗人此时内心的战斗渴望。

百度百科-清平乐·六盘山

关于“《清平乐·六盘山》的诗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s://bankexs.com/bk/383.html 来源:https://www.bankexs.com/bk/393.html 来源:https://bankexs.com/bk/385.html 来源:https://www.bankexs.com/bk/396.html
(15)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沐琪的头像
    沐琪 2025年09月14日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沐琪”

  • 沐琪
    沐琪 2025年09月1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清平乐·六盘山》的诗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清平乐·六盘山》的诗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诗...

  • 沐琪
    用户091402 2025年09月14日

    文章不错《《清平乐·六盘山》的诗意》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乐信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