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的应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的应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起到保护周边水环境的作用 ,还可以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发挥调控能力,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使用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提供较为稳定的环境,需要在具体的施工中 ,进行合理运用,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
1全段围堰导流技术的概述
全段围堰导流技术,主要是指在河床主体工程的上游和下游 ,分别建设一道拦河围堰,保证河水能够通过临时水流路线,在主体工程完工时 ,再让河水从原来的河床经过 。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包括多种,主要有隧洞导流法 、明渠导流法、涵管导流法。采用这种导流方式,当在大型水利工程的出口处修建闸坝时 ,有可能只筑上游围堰,将施工期间的全部来水进行拦蓄;另外,在坡降的山区河道上 ,若泄水道出口的水位低于基坑处河床高程时,也无需修筑下部围堰。全段围堰导流技术的应用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其工作面较大,建造河床内的建筑物时 ,有一次性围堰保护;如果导流方面,利用的是水利枢纽中的永久泄水建筑物,工程投资成本就可以得到大大的节约。
2围堰导流技术的使用原则
2.1严格执行水利工程改造技术标准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 ,及时更新相关设备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能够调高工程建设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在具体的施工技术变更时要做好以下几点:①在技术和设备进行变更之前,应该先对施工方案进行相关调整 ,只有满足了施工方案的要求,才能进一步引进新技术以及设备;②对于设计好的方案要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能够促进施工顺利进行 ,这样才能发挥出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作用。
2.2将水利工程整体布局给予优化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要使水利工程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就得根据施工现状,着眼于全球的市场大环境,从中不断的汲取有用成分,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和施工思想、施工设备的更新。需要指出的是 ,优化工程布局不是简单的设备引进,而是在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前提下,根据施工企业现有的经济基础及装备 ,进行全面的施工方案策划 。策划中应具有最新科学技术使用 、施工过程监控、施工质量管理及施工过程自动化及智能化等。
2.3以全局观念制定总的施工计划
要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除了做好新技术引进及更新 ,施工整体布局,还需制订总体施工规划,才能做到放眼于整个施工环境 ,做好全盘施工工作。规划除了查找数篇文献资料,还得对施工河段水质环境、水流特点、地形特征及其它环境因素进行全方位考察 。另外,在进行勘察结束以后 ,还多分析国内外一些优秀的水利工程建设,对它们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吸收长处,然后再进行融合 ,这样才能够设计出完美的水利工程方案。
3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3.1隧洞导流的方法
隧洞导流适用于山区河流,因为此类地区的河谷相对狭窄,两岸呈现陡峻地形。由于每条隧道都有着十分有限的泄水能力 ,隧道需要较高的造价成本,因此,如果没有较大的流量 ,就可以采用隧洞导流法 。一般来说,每条隧洞的可宣泄流量严格控制2000~2500m3/s,为尽可能减少导流费用 ,必要时可以结合导流漏和永久隧道共同作用。布置导流隧洞时,需要在完整和新鲜的岩层中进行,需要注意的具体要点如下:①为了避免隧洞沿线中的大规模塌方 ,需要避免平行于洞轴线 、岩层和断层和破碎带,严格控制洞轴线和岩石层面之间的夹角,避免其小于45°,层面倾角控制在45°以上。
②充分利用坝址附近的有利地形 ,保证有顺直的隧洞线路,如果是弯曲的河岸,需要在凸岸布置隧洞 ,缩短隧洞长度 。转弯是有压隧洞和低流速无压隧洞必备的,转弯半径应该比5倍洞宽要大,转折角控制在60°以内 ,要将直线段过渡设置于弯道的上下游,直线段长度需要比5倍洞宽更大。③严格控制进出口和河床主流流向的交角,否则就会影响到上游进水条件 ,会有有害的折冲水流与涌浪产生于下游河道,出口交角需要控制在30°以内。④如果需要的导流隧洞为两条以上,那么就可以在两岸或者一岸布置。隧洞进出口和上下游围堰坡脚需要有50m以上的距离 ,近些年来,也出现了10~20m以内的距离;如果只有较小的距离,就需要科学的防护堰坡 。
3.2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指的是,在河岸上进行明渠水道的挖掘 ,在施工河床上下建筑围堰,让河水通过水渠进行流通。在进行明渠导流建设地址选择时,要遵循施工简洁方便 ,轴线短小,能够有效减少施工量;还要保证水流过程中不会受到较大的阻力,确保施工安全 ,努力避免明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布置导流明渠时,对于不良地质区段,尽量不要通过渠线 ,对滑坡崩坍体充分关注,促使边坡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如果明渠是在河滩地上开挖的,通常需要对外侧墙进行设置 ,它有着和纵向围堰类似的功能 。
要在可靠的基础上布置外侧墙,并且直接施工于干地上。要设置顺直的明渠轴线,这样方可以有平稳顺畅的水流,S型弯道是避免使用的。要结合导流明渠和永久明渠 ,如果采用岸边式布置枢纽中的混凝土建筑物,导流明渠通常会结合尾水渠和电站引水渠,要衔接明渠进出口和上下游水流 ,控制河道主流的交角,保持在30°以内;为了不影响水流的通畅性,要严格控制明渠转弯半径 。
3.3涵管导流法
涵管导流法是利用混凝土在固定的地方进行施工 ,一般都是在沙滩上进行涵管导流法,在位置选好以后有,然后在进行围堰的建设 ,在围堰建好以后,水就会从涵管流出。涵管导流法的应用要点有以下几方面:①涵管材质的选择是根据地形条件来进行的,例如在岩石地方 ,一般就采取在岩石上开挖沟槽,进行封盖,这样就形成了涵管。②采用涵管导流时,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水流外渗 ,这样会对施工造成影响 。对于这一种情况,可以采取在涵管外围对渗水进行拦截,有效减少渗水对施工的影响 ,提高工程效率以及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要达到良好防渗效果可以采取对防渗材料进行压紧,能够起到了良好的防渗效果。
4水利工程中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应用实例
4.1项目基本概况
某水利工程区域人口稠密 ,交通便利 。该水利工程中,溢流坝总长为80m,坝高(河床以上)5m ,主要用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与防洪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其地质为变余砂岩、炭质板岩夹凝灰岩,渗透性较大 ,渗流临界坡降平均值为0.594,渗流破坏坡降平均值为0.727。工程中,采用全段围堰导流技术。本次选用的是涵洞导流。
4.2导流洞设计
在全段围堰导流技术中,选用严格的按设计要求来进行围堰 ,设置其坡度为1:1,围堰顶部需要高于流水面的50cm,并且还应该保证草袋可以堆叠的整齐、密实 ,再到遇到渗水情况下,一定要及时的上报,并做好处理工作 。
4.3围堰导流隧洞布置
全段围堰导流施工中 ,可以根据大坝周围附近地形,充分结合当地有力条件,以确保顺直隧洞线路 ,缩短隧洞长度,提升施工效益。目前水电站导流方式为断流围堰,隧洞导流 ,对此水利工程中。导流洞出口高程为1476.00m,导流洞长约1037.72m,导流洞衬砌后尺寸均为12.0m×14.5m,衬砌厚度约70cm 。可以根据水利工程地形地质条件 ,两条导流隧洞均布置在左岸,导流洞孔口尺寸为12m 、14m,进口底板高程1560m ,出口底板高程1476m。头部隧洞为有压隧洞,洞泾3.6m;无压输水,隧洞断面为12.9m×3.4m(宽×高)。
4.4围堰导流施工要点
(1)填筑围堰前 ,可以使用全站仪,将围堰中心线与边线放出,并插上彩旗 ,以便控制围堰填筑方向,在填筑过程中现场测量员要不断的进行控制测量,以便及时纠正围堰的填筑方向 。
(2)严格控制进出口和河床主流的流向交角 ,并且可以避免影响上游的进水条件,同时,也注意避免有害折冲水流以及涌浪在大坝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下游河道;尽量的将段围堰导流出口控制为30°,还可以在实际中结合具体的情况 ,适度放宽进口处的施工要求。
(3)在全段围堰导流施工中,对于隧洞进出口以及上下游围堰坡脚的位置,均需要具备50m以上安全距离 ,确保施工安全。
(4)上坝土料严格控制含水率,其上坝土料应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不大于40cm ,并用挖掘机或推土机压实,确保压实度不小于0.85 。
(5)加强全段围堰导流材料检验,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工程的产生;可以严格实行“三检 ”制度 ,全段围堰导流中上一道工序不验收,则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6)一定要严格的控制铺料厚度及其压实度,并且当纵向围堰封堵完后 ,可以对纵向的围堰用水泥,进行拌制,可以把剩余的砂砾料用来处理边坡,并定期监测围堰的沉降量。等到围堰沉降稳定之后 ,可以用水泥砂浆,对其进行纵向围堰,有效防止围堰渗水 ,提升围堰安全施工质量 。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管理施工中,运用全段围堰导流技术 ,不仅可以达到施工需要,也可以提升水利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导流施工难度 ,优化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模式,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按期完成,发挥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于“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的应用?”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钓寒江”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的应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的应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文章不错《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的应用?》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