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古代对二十岁左右的女子是怎么称呼的?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对二十岁左右的女子是怎么称呼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代女子二十岁叫桃李年华 。
原指桃李开花的季节,泛指春天 ,引申指青春年华,比喻青春年少。常用“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形容女子 ,初夏还不是盛夏的样子,所以桃李年华就用来代指二十岁的女子。
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 。语出明徐渭《又启严公》。
扩展资料
一 、花信年华(女子20-25岁)
古人赋予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一个非常美丽的称呼──花信年华。
花信,是应花期而来的风 。节气中的信风 ,带来开花的音讯,女子年方廿四,也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二、弱冠(男子20岁)
行冠礼,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在家族的见证下 ,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由指定的贵宾加冠,以示成年 。由于这个年龄的男子体犹未壮,所以又称“弱冠”。
二十之青年富于青春 ,血气方刚,而仪式,正是要提醒他们 ,今后人生,无论跌倒或撞的头破血流,总要无愧于心 ,无怨无悔。
百度百科-桃李年华
桃李年华是指女子20岁。
女子二十岁称为桃李年华,桃李用来比喻女子青春年少,特别漂亮 。明徐渭《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 ,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在使用桃李年华这个汉语成语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汉语成语专门指女子。
古代女子其他年龄的称谓
1、未满周岁:襁褓之年 。
2 、2-3岁:孩提时代。
3、3-7岁:垂髫 ,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垂下,称为“垂髫”。
4、8-14岁:总角 ,古时孩童将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髻,形如羊角 ,故称“总角” 。
5 、12岁:金钗之年,古时女子到12岁,便可戴钗、梳妆 ,预示告别童年,青春来到,称为“金钗之年 ”。
6、13-14岁:豆蔻年华 ,此时的女子像初夏未及盛夏正在开花的豆蔻,故称“豆蔻年华”。
7 、15岁:及笄之年,古时女子至15岁,即行成年礼 ,结发上笄,加笄后可谈婚论嫁,又称“待嫁之年” 。
8、16岁:碧玉年华。
9、24岁:花信年华;花信 ,开花时期。
10、至出嫁:摽梅之年,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出嫁的年龄 。
11 、30岁:半老徐娘 ,古时女子年至三十,已经走完人生的一半,但中年尚有风韵。
关于“古代对二十岁左右的女子是怎么称呼的?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狂志达”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代对二十岁左右的女子是怎么称呼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对二十岁左右的女子是怎么称呼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文章不错《古代对二十岁左右的女子是怎么称呼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