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如何理解和计算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如何理解和计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1 、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口并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上做销售后 ,先向主管征税机关的征税部门或岗位(以下简称征税部门)办理增值税纳税和免、抵税申报,并向主管征税机关的退税部门或岗位(以下简称退税部门)办理退税申报。退税申报期为每月1~15日(逢节假日顺延)。2、一般贸易进口材料所交的增值税和进口关税记入财务账的进项税额,一并申报 。3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
(一)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 、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委托代理出口的 ,出口发票可以是委托方开具的或受托方开具的),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 、保险费、佣金等。若申报数与实际支付数有差额的 ,在下次申报退税时调整(或年终清算时一并调整) 。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企业应按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 ”税,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
(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 出口货物 外汇人民 出口货物 免抵退税
=××-
税 额 离 岸 价 币 牌 价 退 税 率 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 货物到 海关实 海关实征
= + +
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 岸价格 征关税消费税
(三)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
(四)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 免税购进出口货物 出口货物
= ×(- )。
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原材料价格 征税税率 退 税 率
(五)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进料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退税计算方式有何区别?
出口退税作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概念 ,也是外贸业务的利润来源。因此关于出口退税的核算问题成为eBay卖家关注的话题 。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的国内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已经缴纳的间接税与以退还的政府行为。出口退税计算公式出口退税的实质:免、抵、退税,即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 ,抵扣不完的部分实行退税。出口退税实质,不过是把用户的留抵进项变成现金退回给用户.而在这个同时用户的进项也被吃掉同样的数额,不能再参与以后的抵扣 。免 、抵、退税计算公式生产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货物 ,计算免、抵 、退税的基本公式为: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 =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 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 -退税率)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增值税的核算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用扣税法,即将当期销项税客抵扣进项税客后的余客为应纳税额,故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这就是说,增值税的核算是一种负债核算 ,具有代收代缴性质,并且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是由增值税的特点、政策和计算方法决定的。核算企业需要预计应交税金的各种税金,在提取或预先收取税金时 ,计入该科目的贷方,缴纳时计入该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反映企业就交而末交的税金,若期末余额在借方,则表示本期企业多交了税金 ,或者,反映其他规定,如上期末抵扣完的进项项税额等。核算和反映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所以要在税务局进行免、抵 、退 。在海关办理进出口业务。出口退税公式1、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一致时应退税额=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出口退税率=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2、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时应退税额=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出口退税率=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不与退税的税额。
1 、退税不同:
进料加工没有退税,但因进料加工的产品有些料是非保税的,所以只是一件产品中的非保税的部分计算退税 。一般贸易出口有退税。
进料加工贸易的进口料件是免税的,虽然进料加工贸易出口货物也可以按一般贸易一样申报退税 ,但是必须把免税部分冲减出来(原因很简单,进口料件没有负担国内税金,所以就不能享受出口退税);
所以进料加工贸易在计算出口退税时要多计算两个抵减额 ,一个是免抵退税抵减额(就是用进料计税金额*退税率)和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用进料计税金额*征退税率之差)。
2、计算种类不同:
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计算退税出口企业在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时,有两种办法:一是购进计算法;二是实耗计算法 。
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FOB ×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 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税率-退税率)
一般贸易出口退税的计算:
(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 不予免退税的税额)
(2)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税率-退税率)。
扩展资料:
出口退税主要实行两种办法:
1、对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税和退税的办法,即对出口货物销售环节免征增值税 ,对出口货物在前各个生产流通环节已缴纳增值税予以退税;
2 、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对出口货物本道环节免征增值税,对出口货物所采购的原材料 、包装物等所含的增值税允许抵减其内销货物的应缴税款 ,对未抵减完的部分再予以退税。
出口退税的税款实行计划管理。财政部每年在中央财政预算中安排出口退税计划,同国家税务总局分配下达给各省(区、市)执行 。不允许超计划退税,当年的计划不得结转下年使用。
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全部实行计算机电子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申报、审核 、审批 ,从2003年起启用了“口岸电子执法系统 ”出口退税子系统 。对企业申报退税的报关单、外汇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凭证,实现了与签发单证的政府机关信息对审的办法,确保了申报单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百度百科-进料加工贸易
百度百科-一般贸易
关于“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如何理解和计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孤蓝”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如何理解和计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如何理解和计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文章不错《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退如何理解和计算》内容很有帮助